当前位置:首页 > 励志创业 > 正文内容

寓言典故成语有哪些。急

2025-06-25 07:52:44励志创业1

一、寓言典故成语有哪些。急

一、揠苗助长

寓言典故成语有哪些。急

古时候宋国有个农夫,种了稻苗后,便希望能早早收成。

每天他到稻田时,发觉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。他等得不耐烦,心想:怎么样才能使稻苗长得高,长很快呢?想了又想,他终了想到一个最佳方法,就是将稻苗拨高几分。

经过一番辛劳后,他满意地扛锄头回家休息。然后回去对家里的人表白:今天可把我累坏了,我帮助庄稼苗长高一大截!

他儿子赶快跑到地里去一看,禾苗全都枯死了。

【寓意】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,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够的,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。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:欲速则不达。

他的儿子听说田里的稻子长高了好些,连忙跑到田里去看。可是,糟糕得很,田里的稻

苗的叶子,都开始枯萎了

二、掩耳盗铃

从前,有一个人很愚蠢又很自私,他还有一个爱占便宜的坏毛病。凡是 他喜欢的东西,总是想尽办法把它弄到手,甚至是去偷。有一次,他看中了一家大门上挂的铃铛。这只门的铃铛制作得十分精致, 好看,声音也很响亮。他想,怎么样才能弄到手呢?最后决定,把它偷走。 他知道,只要用手去碰这个铃铛,就会叮零叮零地响起来。门铃 一响,耳朵就会听到铃铛的响声,有了响声,就会被人发现了。那可就得不 到铃铛了。那怎么办呢?

他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。他认为,门铃一响,耳朵就会听见了 ,如果把自己的耳朵掩住,不是就听不见了么?于是,他自作聪明地采用这 个方法去偷门铃。 有一天晚上,他借着月光,蹑手蹑脚地来到这家大门前。他伸手 向上摘铃铛,但是,门铃挂得太高了,怎么也够不着,他只好扫兴地回来了。 回到家,他又想该怎么办呢?

他想叫邻居聋子一起去偷铃铛,踩着他的肩膀就能够摘到铃铛了。 可是又怕别人不干,不和他一起偷东西,只好自己踩着凳子摘铃铛吧。 第二天晚上,他带着凳子,又蹑手蹑脚地来到这家大门口。他踩 着凳子,一手掩住自己的耳朵,一手摘这只铃铛。谁知他刚碰到铃铛,铃铛响了, 这家主人发觉后,就把他抓住了。因为别人的耳朵并没有被掩住,仍然能 够听到铃铛的响声。

三、狐假虎威

有一天,一只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转悠,突然发现了一只狐狸,便迅速抓住了它,心想今天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顿了。

狐狸生性狡猾,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后,前景一定不妙,于是就编出一个谎言,对老虎说:“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来当百兽之王的,你要是吃了我,天帝是不会饶恕你的。”

老虎对狐狸的话将信将疑,便问:“你当百兽之王,有何证据?”狐狸赶紧说:“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,可以随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,我让你亲眼看看百兽对我望而生畏的样子。”

老虎想这倒也是个办法,于是就让狐狸在前面带路,自己尾随其后,一道向山林的深处走去。

森林中的野兔、山羊、花鹿、黑熊等各种兽类远远地看见老虎来了,一个个都吓得魂飞魄散,纷纷夺路逃命。

转了一圈之后,狐狸洋洋得意地对老虎说道:“现在你该看到了吧?森林中的百兽,有谁敢不怕我?”

老虎并不知道百兽害怕的正是它自己,反而因此相信了狐狸的谎言。狐狸不仅躲过了被吃的厄运,而且还在百兽面前大抖了一回威风。对于那些像狐狸一样仗势欺人的人,我们应当学会识破他们的伎俩

二、古今中外,曾被怀疑为天资愚钝的名人轶事

爱因斯坦就是一位,爱迪生

三、拍马屁的历史趣闻有哪些?

拍马屁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,凭借拍马屁之术平步青云的,比比皆是,而拍得巧妙,拍得有学问的,更是非富即贵。

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父亲顾悦,与皇帝简文帝同年,刚过而立之年就白发苍苍。一次皇上问他:“你头发怎么比我先白了?”顾悦巧妙又富有文采回答:“蒲柳之姿,望秋而落;松柏之质,经霜弥茂。”他把自己比作柔弱的蒲柳,经不起风雨,把简文帝喻为傲立的松柏,抗得住霜寒。顾悦的马屁拍得不露痕迹,言有尽而意无穷,简文帝自然心花怒放,时为扬州别驾的顾悦,很快升至尚书左丞。

唐玄宗宠幸过很多大臣,唯有安禄山独占鳌头。安禄山表面上呆头呆脑,但他是出名的“马屁精”,拍马功夫十分了得。一次玄宗命太子会见安禄山,他见了太子却不肯下拜,人们都感到奇怪,问他为何不拜,他说:“臣蕃人,不识朝仪,不知太子是何官?”玄宗解释说:太子是储君,朕百岁后要传位于太子。禄山说,“臣愚蠢,只知陛下,不知太子,臣今当万死。”。安禄山每次入见时,常先拜杨贵妃,后拜玄宗,玄宗感到奇怪,问他为何先拜贵妃,他回答说:“胡人先母而后父。”杨贵妃一听自然高兴,后来又收他为干儿子。安禄山的马屁不但让听者舒坦,而且言之凿凿,有理有据。

嘉庆年间有位李绍仿,他高中状元时,正赶上嘉庆皇帝过生日,嘉庆让大臣们每人写一副贺联。文武百官绞尽脑汁,争先恐后地写好贺联送上去。李绍仿写了一副嵌字联:“顺泰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;治平熙世正是隆恩庆万年。”单看上下联,不过是些吉祥话,可两联合到一块就大有名堂了。上下联正好嵌上了“顺治”、“康熙”、“雍正”、“乾隆”、“嘉庆”—清代开国以来五个皇帝的年号。贺联是说,清王朝世世代代国泰民安、国运昌盛,清代帝王们可以名扬千古、流芳万年!这样的对联不单把嘉庆恭维得浑身舒坦,还把他的祖宗们捧上了天。李绍仿的马屁功力确实“不凡”,文学与历史融合,疯狂吹捧又不显山露水,他的贺联自然被评为第一名。

1837年清明时节,大清朝位高权重的两江总督陶澍回安化老家“省墓”,途经醴陵。醴陵知县接到通报,忙为陶总督安排馆舍。二十五岁的平民书生左宗棠精心做了一副对联,贴在馆舍大门的两旁。“春殿语从容,廿载家山,印心石在;大江流日夜,八州子弟,翘首盼公”。对联果然吸引了陶澍的眼球,陶澍不禁喜从中来,顾不上路途劳顿,立即命令县令找来对联作者左宗棠面见,两人通宵促膝夜谈。原来左宗棠上联引用陶澍一生中最辉煌之事而入联(道光皇帝在皇宫多次召见陶澍,并亲笔为其少年读书的“印心石屋”题写匾额),下联写故乡百姓对陶澍的景仰和爱戴。就这样,年轻的左宗棠结识了封疆大吏陶澍,为日后的飞黄腾达埋下伏笔。

马屁人人会拍,人人都喜欢拍马屁。但把马屁拍到出神入化,堪称艺术,就需要有才学和见识,套一句时下的流行语:哥拍的不是马屁,是学问。

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,不作为商用, 版权归属原作者,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,我们将立即删除.

本文链接:http://lzsty.com/lzcy/16763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