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励志创业 > 正文内容

论语十则其中的一则启示600字

2025-08-05 23:07:15励志创业1

论语十则其中的一则启示600字

打开《论语十则》去读,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,看到群雄逐鹿,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,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、教育家。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、治学、治国、为政,为历代君王所推崇,汉武帝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。儒家思想――中庸之道。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,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,是有必要一读的。

论语十则其中的一则启示600字

任取一则都能给予我们以启示,像 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;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(《述而》) 即孔子说:“几个人在一起走路,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。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,对他们的缺点,要注意改正。”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,到处都有老师。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”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:能者为师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,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,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,值得我们去学习,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。就说我们班上的吧。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,就有篮球上的猛将、绘画巧匠、书法好手、象棋大师。有的是上晓天文,有的是下通地理;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;有的能歌善舞……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,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。高山,是那样地雄伟,绵延;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,山之所以高,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;海之所以阔,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。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,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——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”。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;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……但是正是这样的“不耻下问”而造就了许多伟人。

对自己说“不” 为题的600字作文

对自己说不

像第一片枯黄的树叶慢慢地坠落,我感觉到了秋天的逼近;像长长的红烛流下的涟涟泪线,我感觉易逝的人生已过去大半。当我们看着一年又一年华美转身的蹒跚而匆忙的步履,心中不知不觉又滋生出无限的感慨……

我以为,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,你曾经的过去,曾经的历练,曾经的感悟,很值得咀嚼。因为无论你是一个何等聪颖、何等坚强、何等自信的中国人,或是一个桀骜不顺的外国人,只要你是活生生的人,就会有人性的弱点和缺陷。而敢于对自己说不,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人,就不是一个渺小、猥琐的人,就是一个敢于担当责任的人,一个敢于与命运抗争和搏斗的人,一个心存天地良心、有高尚品格的人。一个人要这样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呢?

——不叹息。我们不说终日叹息像吞噬人们灵魂的恶魔一样可怕,对动摇人的心理的影响有多大,而是想告诉人们,一味沉溺于叹息中,一味揪住叹息的手不放,有可能坐失良机,将常人难以遇到的机会拱手相送,而自己却在耗尽年华的叹息中,一无所获,空悲切。人生从来就不是一条笔直的坦途。在痛苦中也许会掺合着喜悦,而喜悦中又常会有痛苦陪伴。喜悦的播种可能会收获丰收的硕果,而播种叹息,则可能像遇到虫害的禾苗,总是让农夫们颗粒无收,留下一次又一次变幻莫测的遗憾。

——不埋怨环境。好的环境,确实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。因此,我们想竭尽全力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。但是遇到不好的环境,未必不是一件好事。许多恶劣的生存环境,更培养人、锻炼人,更能激励人们的斗志,而后奋发有为。司马迁的《史记》、曹雪芹的《红楼梦》、孙武的《孙子兵法》等,都是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”,即人在绝处,而后复生,而后让生命在厄运中熠熠生辉,在厄运中唱响天籁般的绝音。即使你成不了这样的名人,没有他们所处的环境,没有他们那样的挫折经历和横溢才华,也不要暗自气馁与悲观。退一步说,比你环境要恶劣的,还大有人在。那些生活在城市边缘、社会底层的人,他们也许比你更痛苦。不也一样,哪怕是行尸走肉般好好的活着吗?活着,有时就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幸福。你做不成他们那样的大事,你还有可观可思可想的权力和人生,还有着改变生存环境,摆脱贫困与落后的本钱。这比没有退路的人不是还强许多吗?

——不好高骛远。好高骛远的人,不是没有想法,而是想法太多、胡里花哨;不是没有目标,而是脱离实际、雾里看花。有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,就有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,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和一种不懈追求的动力。为目标而生存,会很痛苦。但仍可以捡拾起痛苦过后的喜悦果实。即便终无所获,仍可以自豪地对自己说,我追求过,努力过,曾享受过不一般的人生经历。

——不平庸。平庸是社会的大趋势,是繁衍芸芸众生的丰腴土壤,更是人的惰性潜移默化、长此以往堆积的精神废墟。直面而不是回避生活中必然遇到的种种磨难,并克而服之,战而胜之,也许是摆脱平庸、铸就辉煌的唯一的阳光大道。不求回报,但问耕耘,幸运的光环就会笼罩到你的头上;不求索取,但问奉献,社会自会给你公平公正的评价和认可。

——不害怕。害怕是人的本性的一面。害怕的结果往往是使许多可能实现的目标、可以克服的困难、可以登临高处奋臂一呼的机会,统统付之东流。岁月可以在害怕中消磨流失,人可以在害怕中慢慢懂得老之将至。所有成功者的故事,都是用涩哑的声音讲给害怕者听的;所有的鲜花,都是编织成花篮敬献给无畏的勇敢者的。害怕之所以输掉了一切——岁月、事业、爱情、功名、权势,都是立场不坚定、意志品质太脆弱惹的祸,就是像懦夫一样自己被自己击败。

——不后悔。过去的事,只能记忆,没法讨回;只能淡忘,没法补救。陷入过去怪圈不能自拔者,毁掉的不仅仅是现在,还可能包括将来。懂得“知足常乐”和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”的古训,明白现在比过去更重要,就非常不简单。因为过去的日子,哪怕再平凡、再艰难、再不堪忍受,都可以咀嚼出一种幸福的滋味。将现在与过去比,也许心理和心态会越来越不平衡,但这种比较,在本质上确实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。只有一切向前看,力求仰不负苍天,俯不负黎民,内不负己心,才可能体验到生活的新境界,才可能活得更潇洒、更自在、更接近生活的况味,才会重新找回真实的自我。迷失本真与自我而屈人,而溜须拍马、迎逢阿谀,以博得生前之名,有的人也许可以炫耀一时,却常常被人们从骨子里瞧不起,被历史所唾弃。

——不记仇。仇因恨而生。因恨而兴或亡,都是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。挥剑斩情仇,固然痛快淋漓,固然可以彰显男人本色,但天底下真正的情仇,如果真可以靠剑来一了百了,一剑定乾坤,那天底下早就相安无事,就不会爆发一次又一次没完没了的战争,堪称太平盛世了。如果剑可以解决一时一事的问题,也不会有冤家易解不易结的千年箴言。爱可以促成剑办不成的事,可以达到剑达不到的高度,可以化干戈为玉帛,可以使世界各民族和谐相处,可以使现实生活中的万事万物充满勃勃生机和活力。爱和剑都是一个字,爱也许远不如剑来得震撼,但爱是浸润无声的无形的力量。以无形的力量而搏击有形的剑的力量,爱总是胜剑一筹。如果说剑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,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,那么,还是让我们选择比剑更好的选择——用慈悲、宽容、豁达、善良之心,去面对世人,甚至曾是你的对手与宿敌。马上长年厮杀可以得天下,而治理天下,只需半部《论语》足矣。何也?乃中庸之道,乃和谐之音,乃宽容之心。这道理也与其他至理名言一样,说起来真的很容易,做起来真的好难。我们明智的选择是,不因难而放弃对仁爱的求索和追寻。终老我们一生的应当不是把爱当点缀,当过眼云烟的时尚,而是把爱时时刻刻放在心上,关心人、呵护人、帮助人,为自己奏响一曲爱的赞歌,让世界在爱的氛围中、在互敬互爱的和谐交流中变得更加美好。从而,不懈地支撑着我们前行。

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,不作为商用, 版权归属原作者,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,我们将立即删除.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lzsty.com/lzcy/16910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