敬老、孝顺的例子
一、敬老、孝顺的例子
虞舜,瞽瞍之子。性至孝。父顽,母嚚,弟象傲。舜耕于历山,有象为之耕,鸟为之耘。其孝感如此。帝尧闻之,事以九男,妻以二女,遂以天下让焉。

舜,传说中的远古帝王,五帝之一,姓姚,名重华,号有虞氏,史称虞舜。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、异母弟象,多次想害死他: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,从谷仓下纵火,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;让舜掘井时,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,舜掘地道逃脱。事后舜毫不嫉恨,仍对父亲恭顺,对弟弟慈爱。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。舜在厉山耕种,大象替他耕地,鸟代他锄草。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,有处理政事的才干,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;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,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。舜登天子位后,去看望父亲,仍然恭恭敬敬,并封象为诸侯。
后人有诗赞曰:队队春耕象,纷纷耘草禽。嗣尧登宝位,孝感动天心。
二、孝亲敬老的文章 谁有啊???急!!
阿望着她离去的背影
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是先辈们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。老人,是我们的长辈,他们辛劳了一辈子,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家家有老人,人人都会老。人人都敬老,社会更美好!
这件事,我永久难忘。那是一个炎热的暑假,我和外婆去“大润发”纳凉,我们一边走,一边逛,这儿看看,那儿瞧瞧。突然,我看到有一群人聚集在那里,我也想去凑凑热闹,便对外婆说:“外婆,我去看看,一会儿就回来!”还没等外婆答话,我一阵风似的奔了过去。“那里是不是有免费的试吃?是不是在送奖品?”我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,钻进了人堆中。“你长不长眼呀!我刚买的衣服都被你弄脏了,我要你赔!!拿钱来!!!”一位阿姨气势汹汹地指着一位半躺在地上的老奶奶 ,老奶奶上了年纪,脸上有着梳子般的皱纹,还带着一副墨镜,手里拿着一根竹竿,刚买来的一大堆生活用品散落了一地,她的小孙子吓得在一旁哇哇大哭,她难道……“实在对不起呀,小姐。我是个盲人,我是不小心撞到你的,请原谅我吧.”老人呜咽着。“不行,你就得赔!”那阿姨有些得理不让人,,周围的人实在看不下去了,最后在众人的指责声中,阿姨灰溜溜的走了。人们也都离开了。我上前扶着老奶奶,她颤巍巍的站了起来,双手四处摸索着,我连忙把手杖递给她,又帮她拾起了散落在地上的物品,放进了购物篮。“老奶奶,您家住在哪?我送你回家吧。”“哦,不用了,谢谢你小朋友,你今天这么帮助我,我已经很感谢了,怎么还好意思让你送我回家呢?我虽然是一位盲人,经常受到别人的嘲笑与欺侮,但是我相信,这世界上和你一样的好人还很多,有了你们的帮助,我感到很开心,我们都是平等的,我们残疾人也和你们享受着同等的待遇,所以这没什么。从我残疾的那一天起,这个信念支撑着我,使我充满了生活的希望,谢谢你!”还没等我答话,老奶奶转身抱起她的小孙子,径自离开了……
“沈勇杰小朋友注意,沈勇杰小朋友请注意,你的外婆在总服务台等你,请你尽快下来。”哦,原来外婆找不到我,焦急万分,她“病急乱投医”找到了广播室,播了这则“寻人启事”。
老人,是沙漠中的一潭泉水;老人,是火柴的一丝火星,老人,是世界上最应该受到保护、尊敬的人,不要让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丝遗憾,。夕阳下,我和外婆走上了回家的路。“外婆,回家我给你捶背好吗?” “好呀,我的小宝真懂事!”
(我好不容易才写出来的!)
三、关于“敬老”的作文 (600字)怎么写?
每个人都会变老,但是,尊老敬老却是每个人的本分。中华民族之所以血浓于水,之所以历经沧桑,生生不息,之所以“人情味”非常浓厚,尊老敬老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。
在家里,许多老人都是先想到我们,再想到自己。所以,我们应该回老人,做什么事应该先想到老人,再想到自己。我们应该帮助老人,为老人做一些事情,不要嫌弃老人。
我们不仅要尊敬家里的老人,还要尊敬别人的老人。没有儿孙的老人如果是你的邻居,就抽空跟他聊聊天吧。
古代有一个叫黄香的人,9岁就以自己的才华和敬老而闻名。冬天的夜晚十分寒冷,小黄乡读书到深夜,母亲叫他早点休息,他却钻进了父母的被褥。父亲问他在做什么,黄香从被褥里爬出来,说:“冬夜十分寒冷,我为双秦温一温床,好让二老歇息呀。”从这个小故事中,我们看出了小黄香是多么孝敬自己的父母啊。
老人,为社会奉献,为家庭奉献,是知识的宝库,是智慧的宝库。不仅养育我们,还以言传和身教向我们传播做人的道理。这是我们民族的魂,经由老人,再经由我们,一代又一代地传承。挂乃来人,就要尊敬老人的生活方式和自主选择,就要提供更多的便利,使老人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。就要自立自强,为老人创造更好的颐养天年的环境,就要对老人放手,使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,就要创造条件,使他们树立自己新的社会价值和家庭价值。
尊老敬老,就从自己做起,从小事做起,从身边做起,从现在做起!
四、有关孝敬母亲的故事?
孟母三迁
战国的时候,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。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,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,花了好多的心血呢!有一次,他们住在墓地旁边。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、哭嚎的样子,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。孟子的妈妈看到了,就皱起眉头:「不行!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!」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。到了市集,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,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。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、一会儿招待客人、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,表演得像极了!孟子的妈妈知道了,又皱皱眉头:「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!」于是,他们又搬家了。这一次,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。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、懂礼貌、喜欢读书。这个时候,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:「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!」 后来,大家就用“孟母三迁”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、事、物,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!
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,不作为商用, 版权归属原作者,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,我们将立即删除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