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励志故事 > 正文内容

有关历史人物的故事,300字

2023-02-20 19:00:37励志故事1

妙慧救康熙

有关历史人物的故事,300字

康熙年间,北京城有个破落户子弟杨起隆,平日里爱舞枪弄棒,结识了不少酒肉兄弟,也喝过几天墨汁,有点韬略。那一年“三藩”叛乱,京师里连禁卫军也调去平叛,杨起隆认为时机已到,便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,自称朱三太子,谣言惑众,又纠集一帮狐朋狗友,准备刺杀康熙,夺取帝位。

有人将此事密告了康熙,可康熙那时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皇帝,一昕此事,以为几个市井无赖,能成什么气候,癞蛤蟆吐口水还能淹死人?康熙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。

一天,康熙接到前方捷报,轻轻地舒了口气,连日来绷紧的心弦总算是松下来了,找个地方散散心吧。这时,一个新来的宫女端着茶进来,把茶放在茶几上,又悄悄地出去了。康熙帝望着她那轻盈、苗条的身姿,长长的叹了口气,她多象苏麻喇姑呵,可她不是。苏麻喇姑现在在哪里呢?唉!如今连见一面都不能了埃

原来,苏麻喇姑是太皇太后的女官,她比康熙大三四岁,从小侍候康熙,可以说是青梅竹马。两人长大后,更加心心相樱康熙爱她美貌善良,更爱她才华出众。康熙那一手好字,是她手把手教出来的,连康熙的天子龙袍的图案,都是她亲笔描的。康熙曾暗许她,将来立她为后。谁料到,太后把苏麻喇姑调到身边后,就不再让她和康熙往来。后来,太皇太后把她许配给大学士索额图,她宁死不嫁,情愿出家为尼。如今弄得连她在哪个地方出家也不知道。皇宫里的祖训家规也象一座山把他俩隔开了。

当皇上,并不是万事如愿哪!康熙正在感叹,忽然一阵喊杀声从远处传来,康熙急忙拔出宝刀,带几个侍卫,寻声赶去,赶到西华门,见一伙歹徒正在和侍卫们格斗,来势十分凶猛。带头那人正是杨起隆,他一见康熙提刀而来,便张弓搭箭,对准康熙,弓开满月,正要放箭,只见一道白光,杨起隆右手鲜血飞溅,箭一偏,从康熙头上擦过,几个待卫扑了上去,一群喽罗拥过来将杨起隆救走。

杨起隆手上负伤,往外逃窜,被不知那来的三、四十个尼姑装束的女兵挡住,这时康熙带人追来。两边夹攻,杨起隆这一伙乌合之众,死的死,逃的逃,很快就被打退了。

这些尼姑兵给皇上叩头,康熙看那领头的穿一身粗布尼装,质朴俊美,气度不凡,再一细瞅,不觉惊喜交加,动情地喊一声“苏麻喇姑!”

那人正是苏麻喇姑,她双手合十,说道:“皇上,小尼出家,取名妙慧。”说完,他看了康熙一眼说:“皇上,没伤着吧?刚才我看见杨起隆向皇上射箭,我甩出一支袖箭,可惜没把他射死。”

“你什么时候学的这么高的武艺?”康熙问。

妙慧淡淡一笑,说:“骑射乃满人立国之本,小尼怎敢忘了根本。”

康熙又问:“你们怎么能赶得那么巧呢?”

“不知何人给小尼送了封信,说杨起隆近日就要刺死皇上,小尼带着会武的众姐妹下山,想助皇上一臂之力。”说到这里,妙慧行礼道;“贼人已遁,万望皇上小心为是,小尼告辞了。”

康熙一听急了,苦苦相留,妙慧眼里闪着泪花,说:“皇上,小尼已答应太皇太后不再见皇上,这次已是破格了的。”说罢带众尼向宫门外走去。

康熙见怎么也留不住,只好送她出门,刚迈出宫门,一支冷箭从门后射来,妙慧眼快,一下子侧身挡住了康熙,自己却中箭倒地,侍卫们赶上去,把那门后的逆贼砍成了肉泥。

康熙抱起脸色苍白的妙慧,一声声喊道:“苏麻喇姑!苏麻喇姑-…”

妙慧慢慢地睁开两眼,只说了一句:“皇上,我快活。”面带微笑,合上了眼。康熙如万箭穿心,悲恸欲绝。

后来,官兵抓住了杨起隆,康熙立刻下令将他凌迟处死,替苏麻喇姑报仇。

康熙一辈子也没忘记苏麻喇姑。

建安十八年(公元213年)正月,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(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)。初次交战,曹军大败,于是坚守不出。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,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,观察曹军部署。孙权的轻舟行进五、六里,并且鼓乐齐鸣,但曹操生性多疑,见孙军整肃威武,恐怕有诈,不敢出战,喟然叹曰:“生子当如孙仲谋,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!”随后,曹操下令弓弩齐发,射击吴船。不一会,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,船身倾斜,有翻沉的危险。孙权下令调转船头,使另一侧再受箭。一会,箭均船平,孙军安全返航。曹操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

苏秦――锥刺股,《战国策・秦策一》:“(苏秦)读书欲睡,引锥自刺其股。”

孙敬――头悬梁,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三百六十三引《汉书》:“孙敬字文宝,好学,晨夕不休,及至眠睡疲寝,以绳系头,悬屋梁。”

凿壁偷光――匡衡,西汉的著名学者匡衡,出身於农民家庭,生活十分贫困。他从小就很渴望读书,可是父母没有能力供他上学,甚至连书本也买不起,匡衡只好向别人借书来看。

某天晚上,匡衡很希望在睡前读一读书,但由於家中穷得连灯油也没有,根本没法点灯读书。正当匡衡发愁时,忽然发现丝丝的光线,正从墙壁的缝隙中透射过来,原来这是邻居的灯光。匡衡心生一计,便用凿子把那小缝挖大成一个小洞,然后捧着书,倚在墙边,利用那点微弱的光线阅读。从此,匡衡每晚就借邻居的灯光,埋首苦读,最后成为了著名的学者。

背水一战 韩信,淮阴(今江苏清江西南)人。他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。为了打败项羽,夺取天下,他为刘邦定计,先攻取了关中,然后东渡黄河,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、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,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。

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,叫井径口。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军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,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,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,就一定会败走;但大将陈余不听,仗着兵力优势,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。 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,非常高兴。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,到了半夜,让将士们吃些点心,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。随后,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,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,换上汉军旗号;又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。

到了天明,韩信率军发动进攻,双方展开激战。不一会,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,赵军全部离开营地,前来追击。这时,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,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,也回身猛扑敌军。赵军无法取胜,正要回营,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,于是四散奔逃。汉军乘胜追击,打了一个大胜仗。 在庆祝胜利的时候,将领们问韩信:“兵法上说,列阵可以背靠山,前面可以临水泽,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,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,我们当时不相信,然而竟然取胜了,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?”

韩信笑着说:“这也是兵法上有的,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。兵法上不是说‘陷之死地而后生,置之亡地而后存’吗?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,士兵都逃散了,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!”

这个故事演化出成语“背水一战”,多用于军事行动,也可用于比喻有“决战”性质的行动。

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,不作为商用, 版权归属原作者,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,我们将立即删除.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lzsty.com/zlgs/1143.html